【资料图】
原标题:保护未成年人 要线上线下一起发力
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召开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”新闻发布会,通报检察机关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主要情况,并发布6起典型案例,分别涉及网络诈骗、网络沉迷、网络性侵、制作贩卖和传播淫秽物品、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及个人信息安全等,这批典型案例,几乎涵盖了当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热点问题。也正如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所表示的,当前,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日趋明显,更易遭受网络不法侵害;“网络诱骗”“隔空猥亵”等新类型犯罪隐蔽性强,打击难度大;一些未成年人受网络黄、赌、毒信息侵蚀,盲目跟风,高额打赏、高额充值、过度消费、沉迷网络,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等。
保护未成年人,坚持线上线下一体治理,一个重点就是要夯实网络保护,绝不容网络真空、灰色地带!以“隔空猥亵”为例,近年来呈多发态势,甚至“线上联系、线下性侵”等,常常线上线下交织在一起,且隐蔽性强,取证不易,一旦发案,波及面广,危害极深。6月1日起施行的“两高”《关于办理强奸、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为此作出明确规定,对“隔空猥亵”行为,以猥亵儿童罪或者强制猥亵罪定罪处罚,此举有助于统一司法共识,有助于精准识别犯罪。前述典型案例中,对涉案人朱某某以强奸罪、猥亵儿童罪、强制猥亵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,剥夺政治权利一年,可谓大快人心;相关典型案例的发布,提供了极具指导意义的判例,也足以警钟长鸣。
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,必须顺应新形势,因应新热点,迎接新挑战。近年来,从出台《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》,到修订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,无不立足于从立法源头补短板、打补丁。以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的修订为例,一方面,突出家庭教育,完善学校、幼儿园的教育、保育职责;另一方面,增设“网络保护”专章,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;增设“政府保护”专章,细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职责。以良法善治为推动,要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保障机制,消弭校园霸凌等。推动强制报告制度全面落地,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早发现早预警。强化网络安全风险教育,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。进一步整治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、沉迷网络游戏、网络不良社交等,营造良好安全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。
育才造士,为国之本。“保护未成年人,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。”这是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明确提出的要求。持续把对未成年人优先保护、特殊保护落细落实,相关各方都要回应好社会关切,关注堵点痛点,满足群众需求,努力扛起责任担当。(涂建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