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书成慰孙老 ——读《报人孙犁》

湖北日报   2023-08-30 09:08:40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□ 胡忠伟

孙犁是著名作家,是“荷花淀派”的创始人。他的作品,无论小说散文、戏曲诗歌,都给人以淡雅明净、素朴纯美的感觉,绝没有金刚怒目式的颐指气使,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故作清高,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,深得中国文章古朴清明之气韵,达到了新的高度,读来使人难以释手。

我爱读孙犁,他的书我几乎都买到了。2022年,是孙犁先生逝世20周年,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“我与孙犁丛书”,一共五本,包括冉淮舟的《欣慰的回顾》、谢大光的《孙犁教我当编辑》、肖复兴的《清风犁破三千纸》、卫建民的《耕堂闻见集》、宋曙光的《忆前辈孙犁》。这些作者,都与孙犁过从甚密,亲炙其教诲,感情深厚,写出的孙犁故事,自然亲切感人,他的为人处世,他的性格、人品和身影,更显真实,更具历史价值。

2023年,是孙犁先生诞辰110周年,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侯军的《报人孙犁——重读孙犁随笔》。这是一本以全新视角阅读孙犁、研究孙犁的专著,是一介后生对长者孙犁先生的深情告慰之作。

孙犁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,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记者、一位高超的编辑家,一位出众的报人。在他长达60多年的写作实践中,他很好地把这几种角色融于一身,取得了卓越的成绩。《报人孙犁》全书分为四辑,第一辑“读者·记者”,第二辑“编者·作者”,第三辑“学者·报人”,第四辑“我与孙犁”,从各个方面、各个时期,勾勒了孙犁在新闻采编战线上的“摸爬滚打”和“栉风沐雨”,讲述了诸多精彩故事,展现了孙犁作为一代报人在文字背后所显现的长者风范。

孙犁是一位有鲜明个性和风骨的作家,他对文章精益求精,对稿件爱护备至,对编辑认真严格。他视“文章为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,不以文章作为个人谋取名利之工具,不作违心之语,不言虚妄之事。他写文章提倡说实话,不拿架子,不故作高深。

孙犁在青少年时代就订阅报纸,1937年参加抗战工作,1939年调到晋察冀通讯社,成为一名战地记者,出生入死,以笔为枪,写过战地通讯、报告文学,编过副刊、杂志,写出了许多鼓舞士气、反映民众抗战斗志的作品,诸如《冬天,战斗的外围》《王凤岗坑杀抗属》《光复唐官屯之战》《游击区生活一星期》等。这些新闻作品,以激昂的文字、炽热的感情、精彩的白描、粗犷的线条,勾画出那激越的年代,在血与火的洗礼下,革命群众勇敢、坚强、善良的精神面貌,这是报人孙犁柔中有刚、刚中寓柔的美学力量,是他丰沛的记者笔墨的历史见证。

经过几十年革命生涯的锤炼,孙犁的作品更见纯熟,尤其是新时期“复出”以来,他以巨大的热情和勇气,无私无畏的抱负,投入到“耕堂劫后十种”的写作之中,从1979年《晚华集》出版到1995年《曲终集》出版,历时16年,写出一部部历久弥新、香远益清的大书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孙犁决然宣布封笔,给后人留下了“功成而不居,名彰而身退”的高尚人格形象。这一点,在当代作家中尤其显得珍贵与不易。

本书作者侯军,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入《天津日报》工作,与孙犁有过短暂而紧密的交往。35年来,他对“报人孙犁”这一课题孜孜不倦地开展研究,笔耕不辍。如今《报人孙犁》的出版,既填补了国内孙犁研究的空白,又告慰了孙犁先生的奖掖之心、期许之心,真是“满头乌发已皤然,一卷书成堪告慰”。

孙犁自己曾经说过:“文章与作者,自有客观的尺寸与分量,别人的吹捧或贬抑,不能增减其分毫。”我深信,《报人孙犁》一书的价值和分量,一定会在孙犁研究中留下鲜明的印记。